中咨视界

王一童 柴亚超 | ​2022年美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07 信息来源: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访问次数: 字号:[ ]

2022年美欧高端智库研究

成果分析报告

——基于10448篇报告的大数据分析

王一童 柴亚超

一、研究背景

美欧智库是全球智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起步较早,发展模式较好,行业规范更成熟,是美欧国家的重要政策智囊,在全球高端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总体来看,美欧智库在数量和影响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布的观点、分析和评论也成为了当下了解美欧国家政府内部认知和社会公共舆论的一扇重要窗口。

一般对于智库的研究报告都以文献阅读、分析、总结为主,多针对一篇或几篇报告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式的优势是分析更为透彻和深入,但是由于个人精力、关注方向的局限性,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对整体方向的把握比较散乱。课题研究组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对美欧智库报告进行批量下载处理、内容分析、主题挖掘、重点提炼等,更好地掌握了解美欧国家对国际政治、经济贸易、中国发展等关键领域的认知情况,有助于我国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判断和预测美欧国家对我国的政策战略计划,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有助于提升我国信息情报领域的决策参考服务水平,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树立中国话语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9家全球最顶级智库,分别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美国兰德公司(Rand)、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威尔逊中心(Wilson)和美国进步中心(CAP)。

研究以网络爬虫的方法收集了以上9家智库2022年全年关于中国、国际政治、产业投资、贸易、基础设施、科技、军事、金融、债务、规则、标准、制裁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共计10448篇。将美欧智库涉华报告的研究趋势、研究领域与关键词共词分析相结合。运用计量分析法对美欧智库报告的发文量、发文主题、词频、词共现等进行量化分析,并辅以共词分析法对涉华报告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三、智库主要观点

(一)各智库关注领域分析

2022年,各智库与军事、国际政治等相关的主题报告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与贸易、制裁等相关的主题报告占比在四分之一左右,与基础设施、投资、债务等相关的主题报告占比约占五分之一,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建主题相关的报告约占五分之一。不同主题下智库关注的重点领域分析参见附件1。

1.布鲁盖尔:俄乌冲突

布鲁盖尔研究所注重俄乌冲突的研究。部分研究对俄乌冲突预期较为悲观,认为战争不仅导致欧洲历史上最多的难民潮,还将在世界其他地区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如同当年ISIS恐怖武装在复杂的地缘冲突中悄然蔓延崛起。在俄乌冲突与欧盟和中国关系的分析中,布鲁盖尔指出,“只要乌克兰战争继续,欧洲对中国的看法将保持普遍的负面态度”。这将对“一带一路”合作,包括中欧合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在西方看来,尽管中国在某些方面对俄罗斯持谨慎态度,但并没有像西方一样反对和制裁俄罗斯,甚至借助俄乌冲突在地缘政治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和利益。布鲁盖尔认为,中国不希望被孤立,而希望保持与西方国家的良好经济关系,所以如何处理中俄关系,如何保持立场的一贯性、保持外交平衡,是对中国高层领导外交智慧的考验。

2.布鲁金斯:科技与财政

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领域最为均衡,其研究包括追踪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供应链和如何通过有效市场作用来支持经济发展。布鲁金斯认为,在同中国的经济竞争过程中,美国也在同步推进与其他合作伙伴、盟友的一体化。一是在科学技术层面,二是国家安全层面。对美国而言,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向之间的战略思路正在快速统一。当前美国和欧盟逐步在对外政策上达成了共识,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出境投资审查应当针对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而非所有领域。布鲁金斯学会与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联系较为紧密,双方研究人员就中国财政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重点在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认为这两个问题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中国系统性危机。

3.卡内基:国际政治和军事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在国际政治和军事两个领域的研究占据其研究报告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在国际政治领域,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制定并实施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但在国际层面上存在着不同的气候政策和利益冲突。卡内基鼓励更多的国际协商和合作,以促进全球气候政策的发展。卡内基多名研究员对中国的高层领导保持跟踪研究,频繁通过《华盛顿邮报》、德国之声等渠道对外传播关于中国“真实”想法。在军事领域,有部分研究指出,由于美国过于关注俄乌战争本身,忽视了乌克兰在长期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内部分裂和紧张局势,这将进一步加剧全球不稳定因素。同时,许多研究以俄乌冲突为契机,开始思考美国应如何与盟友合作来遏制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军事行动,并提出“中国相关的‘灰色地带战争’最有可能升级为常规战争,甚至涉及到美国”的推演。

4.兰德:中国和军事

兰德公司延续了其对基础设施和军事的关注。基础设施方面,如何重新调动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全球产业回流是分析重点之一。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中相关措施为美国的交通、水资源、能源以及环境韧性和修复授权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通过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帮助美国填补疫情导致的就业岗位缺口。乌克兰重建将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仅基础设施的投资就可以使大量欧洲公司受益。军事方面,兰德公司站在美国政府的视角梳理相关利益关系,其核心观点是不建议美国独自下场去直接干预区域冲突,而是研究如何支撑并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应对世界冲突或发起代理人战争。

5.彼得森:规则和贸易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同样较为全面,比较侧重对中国和国际贸易的研究。相比于过去几年的“中美完全脱钩”和“反脱钩”讨论,目前相当一部分研究反对无差别地推动全面“脱钩”,因为这将打击那些有利于促进美国利益的合作议题,研究建议美国政策制定者充分考虑中美在经济规模、全球地位和技术领导权等方面的现实情况,推动精细化的部分“脱钩”。

6.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政治、军事和科技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方向专注于几个特定领域的研究。国际政治和军事方面,CSIS对战争持保守态度,认为美国应在战略竞争中明确界限或规则,减少美国对其他主权国家政权安全的压迫感,降低诱发战争的因素和威胁,进而避免美国直接卷入战争。在中东问题上,CSIS指出中国在该地区不存在军事威胁,中国既没有确保伊朗或沙特安全的军事投射能力,也未显示出利用贸易手段来改变伊朗或沙特核心政策的政治意图,美国应执行从中东战略撤出的策略。在科技领域,CSIS提出,美国正在针对自身制造业空心化进行战略部署,近期通过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立法,如通胀削减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等,以加强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稳定和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二)各领域主要话题内容分析

通过分析2022年全球知名智库不同研究主题的高频词(见附件2),可以窥见美欧智库对不同主题的关注重点,并预测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1.军事:降低对俄战争的烈度,扩大对中国的施压威慑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的军事扩张和积极姿态、朝鲜的核扩张”等军事议题都将被美国利用,作为挑起区域军事冲突的手段,以求坐收渔翁之利。在俄乌问题上,美国在俄乌战争中始终是乌克兰的关键支持者和乌最大的军事援助国。然而,美国不会直接参与对俄作战,而是施压欧洲特别是德国下场。美国在冲突开始前对欧盟亲美人士和团体进行深入分析,冲突开始后策动北欧、东欧积极配合,再敦促德法两国开展核心攻势。美充分利用德国渴望作为二战战败国转型成正常国家的民族利益进行交换,重新挑起德国部分军政势力对俄国开展军事对抗。但德法两国经过一年多的外交对接,在没有从美国和中俄换取重大核心利益让步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对乌克兰有限度的支援,以平衡国内外各方势力诉求。

研究认为,中国越来越多地利用其综合国力和广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灰色地带战争”的方法,对抗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同时,中国还通过香港作为俄罗斯非法采购网络的中转中心,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微电子元件。此外,中国、伊朗和朝鲜之间的军事合作也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军火和军事技术给伊朗、朝鲜。特别在化学武器、弹道导弹和核武器方面,美欧需要警惕中美对抗升级之后,中国通过输出关键军事技术来使中东、东北亚其他地区分散美国和其盟友注意力。

2.国际政治:中国国际地位日益突出,美国寻求绕过联合国建立新机制

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尽管俄乌冲突是当前国际政治最大的变局,但是随着俄罗斯在战场上逐步陷入被动,美欧认识到中国才是其唯一对手,是对其战略安全产生主要威胁的国家。中国是公认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并坚定走自主发展道路的超级大国,所以在台湾问题的考虑上,美国和其盟友将台湾问题视为民主与威权主义之间的较量。面对北京方面对武力统一台湾意愿的加强,美国必须在战略利益与人权关切之间取得平衡。

研究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持续阻挠美国的主张,美国和盟国应该寻求其他途径,如利用四方安全对话和民主峰会来构建一致行动同盟,制裁那些对美国利益造成威胁的政府。也有研究建议美欧利用好东欧国家,因为它们是在财政上最保守的国家集团,也是最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国家。

3.贸易:国际贸易增长逐步放缓,电动汽车、芯片和矿物等产业成为大国角力焦点

疫情、通货膨胀和日益紧张的国际政治关系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美国特别关注世界长期发展趋势,如中国的崛起、全球关键产业结构转变和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等。研究建议,美国在封锁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输出并绑定欧洲盟友后,切断中俄能源领域合作。

在产业贸易领域,美欧在电动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落后的竞争力暴露了其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包括经济效率低、世贸组织规则对其不利,滥用贸易保护,以及依赖中国进口等。同时美国和欧盟也将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视为国家安全问题,由于部分由中国控制的矿产资源是现代军事技术的关键原料,智库认为美欧需要尽快解决进口替代问题。

4.规则与制裁:美国更依赖于制裁工具,与部分盟国已经貌合神离

在当前形势下,美国面临一大挑战是如何在持续加剧的大国竞争中,与其盟友和合作伙伴保持团结。美国国际战略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其优势地位和引导全球局势按其预期发展。俄乌冲突对世界秩序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高度重视使用制裁手段阻止俄罗斯继续入侵乌克兰,并力图强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军事打击。

中国仍被美欧视为未来秩序变革的最大变数。在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部分关键商品和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背景下,美国与中国的战略地位差距在逐步缩小。部分研究员建议欧盟出台贸易政策,以降低其成员国对中国的依赖,防止美关键军民两用技术和专有技术通过欧盟向中国转移,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5.中美关系:精细化贸易技术制裁手段,进一步压制中欧关系发展

中美关系方面,由于拜登政府意识到美国对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的重要性,认识到美中完全脱钩是不现实且不利于美国经济发展,其对中国的贸易政策采取了更具现实性的立场。拜登政府已发布多个行政命令,检查美国供应链的韧性,并对中国实施了更精细的出口管制,将芯片产业作为主要管制对象。

中俄关系方面,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尤其是俄乌冲突以来的合作,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美国建立的既有秩序,对美欧既有全球权力格局产生了冲击,而是乌克兰战争进一步凸显了欧洲在地缘战略上的漏洞。中国外交部高层的动向已成为美欧密切关注的重点,美欧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继续保持克制,从而达到在乌克兰战场上拖垮俄罗斯的目的。中欧关系方面,智库认为美国应施压欧洲,敦促欧洲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俄乌冲突将极大影响国际局势

俄乌冲突是2022年全球最受关注的热点事件。美欧智库对俄乌冲突保持高度关注,即使是在以中国为主题的报告中,俄乌也是热点词汇,与俄乌冲突相关的安全、战争、核武器、防卫等词汇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尽管不同国家对于国际秩序的看法和立场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西方国家已对俄乌战争达成了统一立场和共识,意图孤立不明确反对俄罗斯的国家,对其展开国际外交与舆论的双重包围。与美欧在俄乌冲突上的对峙是中国当前不得不客观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形势。

2.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意识形态在全球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趋显著影响,美欧智库也展开了关于围堵中国、科技遏制、中美脱钩等方面的研究。制裁相关报告中,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为主要话题,体现出美欧各国保持着对俄罗斯的全方位制裁,也说明将持续对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进行打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原本为一种中性词汇,却已经成为美国进行制裁的武器,如今已是对华竞争的最前沿领域。科技相关报告中,安全成为最高频词汇,说明美欧智库主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科技,安全也成为了科技竞争最常见的“武器”或“借口”。未来,围绕科技发展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美国将继续利用高技术领域政策为政治外交服务,其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为美外交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杠杆。如今,技术政策与卫生政策一样,越来越被视为一种防御性、保护主义的方式,而不再是自由主义的方式。

3.首次发现滞后于政策的研究主题:气候问题

2021年之前,气候问题在美欧智库研究中偏向于专业技术领域。2021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首次视频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指出,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在中方最高领导人打出“气候牌”之后,气候问题在美欧智库内的研究热度快速上升,发布了大量用于支撑政府决策的报告。2022年巴厘岛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共同表达了对重启气候谈判的期待。2023年,美国总统特使克里专程访华讨论气候合作事宜,气候合作也成为民主党重点关注的议题。以气候合作为开端,推动中美关系“触底回升”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

本次研究统计发现,在美欧智库研究主题中,气候问题是首个滞后于政治舆论热度的话题,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政治外交领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目前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与政策、经济、贸易、基础设施、环保、安全等诸多传统关注领域相提并论的重要外交议题。

4.中美全方位竞争将持续加剧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其走向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有着全局性的影响。总体来看,尽管随着俄乌战争等国际热点持续出现,美国智库对“一带一路”等专题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美欧智库对中国的关注是长期持续的。

美欧智库认为,近年来,中国通过军事行动和经济手段寻求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美国将中国实力的增长视为其潜在威胁。美国认为,中国具有改变当前国际秩序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无论在北极还是台湾等世界其他地区,中国都有可能破坏美国主导建立的地区稳定形势。部分美国智库倾向于将俄乌冲突与台海紧张局势进行粗浅、错误的类比,主张从俄乌冲突中总结经验,并将其运用于推演台海冲突,助推拜登政府加速调整对台政策。美国智库对台政策认知的“乌克兰化”趋势,将为中美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二)研究启示

拜登政府主导下的对华竞争呈现长期性、系统性、跨域性和阵营性的新态势,给我国发展和安全态势带来重大严峻挑战。面对美国主导的新一轮对华围堵,中国需要从瓦解外部和充实内在两方面同时着力,在着眼于自身科技研发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塑造内外环境为应对西方“技术联盟”攻势提供最大缓冲。

1.推动全球化应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

美国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加强了对中国的围堵和打压,关键领域的脱钩与对抗将成为中美竞争的新常态。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壁垒的行为违背技术和市场发展规律,不但阻碍人类共同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还将使全球生产体系产生系统性割裂和技术对峙。中国应在联合国体系内推动全球合作,争取更为广泛国家的支持,为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刻意制造的“技术民主国家”和“技术专制国家”分立,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以开放的姿态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2.探索旨在突破西方遏制的南南合作模式

随着发展中国家实力的长足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多领域合作前景十分光明。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有着庞大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与中国合作的巨大潜力。部分美欧智库建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应在现有的“共同框架”中,帮助低收入国家走出债务困境,帮助新兴经济体解决债务问题,从而分化、瓦解和抹黑中国在各多边机制下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我国需更加坚定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RCEP等多边机制,充分拓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空间,推动南南合作从经贸领域向高科技领域拓展,以更大的技术合作“朋友圈”突破美国拼凑的“包围圈”。

3.常态化对美欧政策、智库报告进行跟踪监测

从现实主义角度看,美欧联盟存在合作方式不平等和内部分歧难以调和的固有困境。美欧关系的内部问题将影响“技术联盟”的上限。欧盟在美欧涉华举措中,特别是科技协调中态度积极但行动克制,呈现明显的选择性、动态性和摇摆性,中欧在供应链、投资、科技合作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在合作空间。

中国应当保持对美欧政策、智库报告的分析跟踪,整理美欧遏制中国发展思路策略,形成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中国可以依托广阔的国内市场和进口激励政策,努力拓展与美国及盟国的共同利益,以利益互嵌稀释西方国家“集体遏华”的意愿和能力。同时在外交层面灵活施策,在双边对话框架下寻找利益汇合点和互补性发展空间,在清洁能源、数字治理、气候合作等共同关切的重点领域打造利益联结链。

附件一:

  美欧高端智库重点关注领域

附件二:

 2022年美欧高端智库不同研究主题的高频词

课题研究组成员:王一童 柴亚超 郭桓君

郭鹏 童天乐 宋薇

注:原文载自《中国投资》2023年11月号。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