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李开孟 等 | “工程价值论”研究系列笔谈——关于工程的价值排序问题
发布日期:2023-01-09 作者:沈湘平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编者按

工程活动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其最终目的是要创建对人类社会更有价值的世界。工程价值具有多维特征,不仅包括科学、技术、财务、经济、社会、文化、美学、科技、资源、环境、生态等不同维度,而且还呈现出正面和负面、有形和无形、直接和间接、局部和整体、显性和隐性、近期和远期、微观和宏观等不同样态,需要系统阐述工程价值观的哲学内涵及其演变规律,剖析工程多元价值特征、实现路径、价值冲突及解决思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活动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工程-技术-科学三元论的提出到工程本体论、演化论、方法论、知识论的深入系统研究,中国工程哲学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咨公司从工程哲学的研究视角,立足于工程实践应用,倡议开展《工程价值论》专题研究,以便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深入审视和理解工程价值观、多元主体价值冲突解决及价值增值路径等理论及实践应用问题。

工程价值论研究,是工程咨询理论方法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基础核心课题。工程投资建设领域出现的很多实践问题,都与工程价值观问题直接相关。为了推动工程价值论的相关研究,中咨公司于2021年5月举办了“价值哲学与工程价值论”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伯聪教授、王大洲教授和王楠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和张秀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朱葆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田海平教授、刘孝廷教授和沈湘平教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以及有关院士专家等参加研讨,发表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为继续推动“工程哲学-工程价值论”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于2022年开设“工程价值论研究”专栏,再次邀请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对“工程价值论”研究相关问题发表学术观点。现予以转载,供我国工程咨询实务界同行研究参考。

“工程价值论”研究系列笔谈

关于工程的价值排序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 沈湘平

在今天谈工程价值的问题要注意三“性”:一是时代性。在工程价值论的研究中,除确定所谓价值的规定外,首先需要对工程的本质有一个哲学高度的思辨把握,抽象出工程概念的一般性,然后考察不同时代工程的特殊性,例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工程的差异,从而着重凸显当代工程及工程价值的时代特点。二是系统性。当今人类社会不仅是一个跨越民族、国家的世界历史性的社会系统,而且是一个与自然耦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这个巨系统内部的子系统、要素的任何改变都可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确定影响。因此,作为高度体现人的能动创造性的工程活动,其影响大大溢出了工程活动自身,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我们不能仅在工程自身的主客体关系中讨论工程价值问题,而要放到自然、社会、人构成的复杂系统中进行考察。三是人本性。讨论工程价值论容易陷入到表面很深刻的一些话语争论,比如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超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为中心? 其实,无论是超人类中心主义,还是所谓以物为中心,只要谈论价值,就必然也必须从人类角度出发。所有工程说到底都是人工产品,只有人才会而且能够做到所谓的以物为中心,只有人才能够而且会思考所谓的超人类问题。所有工程的价值问题都要基于人的存在来展开讨论。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希望着重谈工程的价值排序问题。“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价值排序是价值选择、平衡的前提,而价值排序的难点和关键在于用同一标准把所谓的价值形态、价值样态、价值结构展现出来,标准不同就无法排序,也无从抉择。就此提四点看法。

第一,从“什么价值”的角度,注意“利”“真”“善”“美”“圣”五个维度的价值理解。从最抽象的层面说,工程价值可以归纳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方面。物质价值就是功利价值,体现的是工程对主体物质需要的满足,往往表现为经济效益和财富,可以归纳为“利”。其实,哲学价值论中考虑的价值问题更多是超越物质价值的。西方价值论的开创者李凯尔特等人更愿意把价值论称为axiology,而不是theory of value。因为 axiology的词源希腊文axios,英文一般译作worth而不是value,前者具有后者不具有的高贵、高级的意味。精神价值是无形的价值,在现实中体现为对人的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方面需要的满足,又可以分为“真”“善”“美”“圣”等方面。“真”相当于科学价值,关注所获得的真知。“善”更多地关注伦理问题,比如生态环境价值,最终会变成一种“应该”的伦理约束,成为工程设计的重要约束变量。“美”是指工程的审美价值,现在的工程从形式上大都已经非常重视这个维度了。“圣”关注的是终极信仰和崇高归宿的问题,在西方更为直接地体现为宗教信仰方面的价值,在中国也应日益考虑心灵安顿与崇高归宿的问题。总之,在“利”之上,工程应该还有“真”“善”“美”“圣”的价值考量,能让工程拥有一种诺伯舒兹所谓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本意是有神守护的地方),向所有走近它的人发出有意义的“邀请”。

第二,从“对谁有价值”的角度,要充分考虑个体、群体、类的多元主体形态及其复杂价值关系。价值说到底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意义关系。然而,主体是多元、多层的,其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工程的价值不仅要考虑对个体的价值,还要考虑是对某个群体的价值或是对整个人类的价值。对个体而言的价值与对群体而言的价值之间,以及对群体而言的价值与整个人类而言的价值之间,不是一种简单外推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反向还原。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群体还有不同层级,例如单位、地区、国家等)之间,往往存在所谓“美美冲突”或“诸善冲突”的问题。也就是说,其各自诉求的价值都是正当的,但不仅难以“美美与共”,甚至都不能“各美其美”,例如经常出现所谓的“邻避效应”现象。工程若如是,则工程价值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社会、政治问题。

第三,从底线价值的角度,要将生命安全健康和社会稳定作为工程价值的基础之维。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经历世纪疫情后,人们都普遍而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生命安全与健康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对工程同样是适用的。所有关于工程价值的讨论都应以人为本,以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健康为前提。当然,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保障“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坚持“生命至上”,也就意味着不能踏自然环境生态的红线。同时,当工程价值问题如前述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政治问题的时候,“稳定压倒一切”的价值排序就会凸显出来。在中国,稳定始终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触碰了稳定这一“高压线”,所有其他潜在的工程价值都将无法成为现实。

第四,从现实决策的角度,要建立起工程价值评价的动态反思监控体系。前述可见,工程价值事实上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中的综合决策问题。一方面应该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地建立有关工程价值的指数、模型,对工程价值进行一般性的、也是尽可能科学实证的描述;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一种有组织的反思性机制,对哲学价值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及时吸收,对与工程相关的社会政策、民意舆情进行即时监测和反馈,从而能敏感地对工程思路进行恰当修改。

附:《工程价值论》研究大纲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课题组

第1章 导论

简述工程价值论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阐释研究工程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结合中国推进工程强国建设的现实背景,阐述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和开展工程价值论研究的特殊意义;提出工程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工程价值的内涵和特征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阐述价值及其存在基础,价值的主体性特征,价值与人的关系,价值与社会的关系;从工程哲学的视角,阐述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及工程本体论体系中的工程价值及其属性,价值类型和基本特征;结合工程实践阐述工程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不同类型工程价值的内涵及特征。

第3章 工程价值的样态和演进

阐述工程价值的呈现样态(正面和负面、有形和无形、直接和间接、局部和整体、显性和隐性、当前和长远、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价值内涵及呈现特征;工程价值的时间及空间维度属性、演进逻辑及基本特征;工程遗产、工程价值记忆及其传承。

第4章 工程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结合不同类型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视角阐述工程价值目标的预设、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一般过程和运行规律;阐述科学重大发现、新技术革命对工程创新及工程价值创造的影响;工程价值生态的呈现样态,以及如何通过工程生态优化,引导和促进工程价值的聚合、物化、增值及溢价。

第5章 工程价值的冲突和权衡

阐述因工程价值不同参与主体的价值诉求差异而引发的价值冲突及其呈现方式;基于价值冲突背景下的工程价值权衡、排序和选择;工程价值冲突导致的工程伦理风险;工程伦理责任在工程价值冲突风险管控中的作用,以及工程价值冲突权衡中如何实现诚实、公正和可靠,促进工程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第6章 工程价值的评价和纠偏

阐述工程价值的评价论和反映论之间的关系,工程价值评价的对象、原则及方法论;工程价值评价的依据、基准及偏好;工程价值评价的偏差及纠偏机制;工程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不同类型价值评价的思路框架及判断标准;事前、事中、事后工程价值的评价和生命周期全过程工程价值绩效管控。

第7章 工程价值形成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从价值哲学作为主体性哲学特征的视角,阐述工程价值形成中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及其对工程价值影响的内在机理;从工程价值形成的主体性视角,阐述工程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在价值形成中的能动作用;从工程价值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优化视角,阐述如何优化创新创造环境,建立容错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个人和组织的创新效能,让有价值的工程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

第8章 迈向负责任的工程价值创造

从迈向未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视角,阐述工程创新如何体现人文理性和责任关怀;从未来价值主体多元化协调创新的视角,阐述工程创新如何实现多元主体共治;从工程哲学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视角,阐述工程价值论研究在揭示工程规律、指导工程实践、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价值创造等方面的责任使命及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注:原文载自《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2022年第1期。